何为拖延,为何拖延

何为拖延,为何拖延
陈思源既然说到拖延,那我们首先就得聊聊拖延的定义。如果我们简单来说的话,拖延就是一种 将任务或者责任推迟到未来 的行为。INFPs 也应该知道你对待这些日常所事的拖延也许并 不是因为你不想做,而是因为任务本身就带着沉重的压力或者内心的焦虑,让你感到无法下手 ,你就开始假装自己是在忙碌,也就是拖延。所以,换句话说, 拖延就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他让我们暂时忽视了压力,但拖延最终让问题更复杂,它 隐藏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挣扎,焦虑,还有对未来的恐惧 。
更深层次的原因,拖延是 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或者对当下任务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的逃避 。这是一种 完美主义的纠结或者一种在压力下感到无力的表现 ,把这个事情拖到后面去做,能够让我们暂时获得一种情绪上的解脱,但是却在不知不觉当中加重了内心的焦虑和自责。所以事实上, 拖延背后隐藏的 不仅仅是懒惰和时间管理不当。更多的 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害怕恐惧还有自我怀疑 ,你开始害怕那个完美的开始并不不完美,害怕自己无法达到别人期待的标准,你害怕付出努力之后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拖延的根源很复杂,工作,家庭,社交,这一切的一切让你不得不在无数个选择当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这些选择,他往往不再像我们之前经历的学生时代那样明了,你开始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 没有明确方向的项目和你无法预测结果的任务 ,你常常在深夜里面辗转反侧,心里不停的问自己。从哪儿开始?怎样开始,你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结果不如人意,害怕无法达到自己和他人心中。那份完美的标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所以 拖延在这个时候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是一种不愿意面对可能失败的自我防伪,而每一次拖延都是你在逃避真正面对自己的恐惧。
但是除了这两点之外,我觉得还有一个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 累 ,是你太累了。这种类不是因为一整天的忙碌工作或者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是那种 心理上的疲倦。心里承载了太多的思绪 。一天一天拖延下去,你感到了一种 空洞的虚无感 。其实你也很清楚,真正的成就感来自于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满足,真正的放松来自于一部精彩电影情节铺垫,两小时之后的高潮爆发,这些都能够让你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但你就是没有去学习,也没有去看你想看了很久的那部电影。你知道做完这些会让你感觉更好,但是你就是没有开始,为什么?因为你的心理运存。已经完了各种各样的琐事,就像是后台运行的程序,一直占用着你有限的内存。当这些未完成的,未解答的小事越来越多时,心里内存就被填得满满的,什么都听不进去。而你面对着需要再投入大量精力的大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往往就很难启动,对,不是你不想做,而是你不能做。你已经没有空间再去启动新的任务了,因为你的 大脑已经被这些未解答的小烦恼所占据了 。我想这才是拖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我们真正需要的并 不是等待完美的时期,而是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去面对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因为唯有在行动当中,我们才能真正从拖延的困境当中走出来,迎接属于我们的明天。一切的想象没有了行动都将成为空谈。这次错过了这杯限量奶茶,下一次你又会错过什么呢?那在这样的惯性之下,是不是会错过更多的事情呢?每一次拖延都在消磨勇气,让 INFPs 停滞不前。 我不知道那只亚马逊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对我的生命造成什么影响,但我哪里还敢幻想且停止不前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想,是时候该行动了。
改变环境,断开诱惑环境 是我们拖延的主要诱因之一。无论是沙发,手机还是闲聊,都会不知不觉的把我们从任务当中拉开。浪费时间消耗专注,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清除掉那些可能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比如说家里,家里总是充满了沙发床,还有各种舒服的休闲空间。而你又很容易在这些地方迷失,那就尽量避开他们,你可以在一个更具专注感的地方。比如图书馆,比如咖啡馆,比如你的书房,里面也许只有远离干扰,才能够让我们的注意力绩效于手头的任务上。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来自于对任务的畏惧,害怕开始,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看到了整个任务的庞大和复杂。比如说,你可能对完成一篇20页的论文感到焦虑,但其实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本身。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反而能够让你减少内心的压力,如果你把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易于完成的单元,比如60分钟专注工作,然后休息十分钟这样做。能够让你保持清晰的思路,还能一步步看到自己的进展,增加你的成就感,你会发现。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之下,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接受,变得有条不紊。实际上,任务的完成不仅仅是终点,而是每个小步骤的积累。因此,把焦点放在每次的集中工作当中,哪怕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跟你完全不做相比,要好得多,因为每一步的推进都是胜利。
记录成果/设立奖励,激励自己 。改变环境和注重过程,是对抗拖延的两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我想还差了一点,就是设立奖励,只有我们设立了自己的奖赏时,拖延症也许才会真正的放下武器。每当你高效的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之后,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奖励。比如说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或者跟你的朋友一起去吃顿好的。甚至只是躺在沙发上享受一小时属于自己的悠闲时间,这样的小奖励能够让你在完成任务之后得到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又能反过来激励你继续保持高效。拖延并不只是一种坏习惯。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执行某些任务,假如我们给自己设置奖励,任务可能就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是有了期盼,变得更具吸引力了。
战胜拖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无法期待通过一次努力就完全解决问题 。它好像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悄无声息的切割着我们与时间的联系。它不是单纯的懒惰,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恐惧。恐惧面对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恐惧面对那份无形的压力。
拖延带来的终究是内心的空洞,那种无法触摸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的空白感。也许你曾在午夜的寂寞当中对着一堆未完成的任务心情沉重到无法呼吸,也许你曾经许下无数次明天的承诺,结果又在明天的风里迷失。我们总是在逃避,但这逃避不是懒惰,而是一种不敢面对开始的恐惧。深深畏惧下,我们忘记了 真正的失败是永远不去尝试,是在无限的幻想当中迷失,是永远看不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生活不等人,时间的车轮不会因为你的一声叹息而停下。今天就是那个能改变一切的时刻, 当你开始去行动。开始去面对,开始去真实的与自己对话,世界也将因此改变 。你会发现,一些曾经让你沉沦的拖延变得微不足道,你将从其中汲取力量,学会如何用每一个当下,去建设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你也终将会成为那个永远不被束缚的理想中的自己。
文章总结自 【那时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拖延:【何为拖延】-哔哩哔哩】
封面图来自 Korkut Mamet